收录期刊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在线
本刊介绍
投稿指南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热点专题
组织架构
编辑委员会
特邀专家
杂志社
特约通讯员
会议动态
会议通知
会议征文
会议论文集
往年会议
公报
中国水旱灾害防御公报
中国防汛抗旱公报
订阅
订阅杂志
购买公报
联系我们
English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首页
期刊在线
本刊介绍
投稿指南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热点专题
组织架构
编辑委员会
特邀专家
杂志社
特约通讯员
会议动态
会议通知
会议征文
会议论文集
往年会议
公报
中国水旱灾害防御公报
中国防汛抗旱公报
订阅
订阅杂志
购买公报
联系我们
English
杨少俊. 关于防洪抗旱的若干构想[J]. 中国防汛抗旱, 2011, 21(4).
引用本文:
杨少俊. 关于防洪抗旱的若干构想[J]. 中国防汛抗旱, 2011, 21(4).
关于防洪抗旱的若干构想
杨少俊
摘要
HTML全文
图
(0)
表
(0)
参考文献
(0)
相关文章
施引文献
资源附件
(0)
摘要
摘要: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洪灾和旱灾频繁的国家。受自然地理条件和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一年中汛期雨水占全年降雨50%以上,且大多是暴雨形式,易形成洪水甚至造成洪灾。汛期为保证防洪安全,将大部分水量泻走,而汛后往往又蓄不上水,遇到特大干旱年份易造成严重的旱灾。如何人为的将洪水与干旱互为转化,最大限度变害为利,成为水利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本文对中国未来防汛与抗旱有机的结合、科学的转化提出一些初浅的构想来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参与争论,以此推动防汛抗旱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HTML全文
参考文献
(0)
相关文章
施引文献
资源附件
(0)
/
下载:
全尺寸图片
幻灯片
返回文章
分享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返回
×
Close
导出文件
文件类别
RIS(可直接使用Endnote编辑器进行编辑)
Bib(可直接使用Latex编辑器进行编辑)
Txt
引用内容
引文——仅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
引文和摘要——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和文章摘要信息
×
Close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